惠州日報訊 (記者曾靜妍 通訊員章婷)7月19日,大亞灣區人民法院前往結對共建村——新畬村,開展“百村共建”暨房屋租賃合同訂立普法宣講活動。據了解,今年5月,大亞灣區法院法官和調解員下沉社區了解到新畬村房屋租賃較為普遍,村民對房屋租賃的法律問題存在較多疑惑,該院立足群眾實際需求,積極開展普法宣傳,為村民們答疑解惑。
“房屋租賃合同應如何規范訂立?房屋租賃過程中存在哪些法律風險?出租人及承租人對租賃物又享有何種權利,應承擔哪些義務?”活動當天,大亞灣法院法官助理李紅蘭從租賃合同的界定、訂立和效力、履行、解除,出租人與承租人的權利義務等常見問題,為村民開展題為《房屋租賃那些事兒》的主題講座。課程中,李紅蘭針對村民提出的問題,教授了訂立房屋租賃合同的注意事項,并結合該院近年審理的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分析講解出租人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以及疫情期間合同應如何履約等法律規定。宣講活動對引導村民依法依規訂立、履行房屋租賃合同,保障各方合法權益起到重要作用,也進一步增強了村民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識。
區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法送到群眾家門口是區法院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履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要求的一個縮影。接下來,區法院將繼續以結對共建為著力點,探索把訴源治理融入鄉村振興的基層治理模式,走進鄉村、社區一線,推進為民辦實事活動,努力實現法治建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互融共進。